日本9.0級地震後的第十天,透過「文茜世界週報」,看到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那些被稱為福島壯士的員工,因為他們的努力,福島的核能危機似乎逐漸解除了,腦袋中浮現出一個很清晰的問題,「是誰讓東電的福島核電廠員工變壯士?」,查了一下WIKI的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說明,發現在第兩天時,福島一號機組發生氫氣冷卻劑爆炸,此時已經有輻射線外洩的問題了,為什麼這時候沒有出動自衛隊來解除核能危機,而是放任東電的員工進行搶救,或許東電擁有核電的專業知識,但是在地震、海嘯接連發生後,在沒有電力供應加上爆炸後,東電的員工到底有多少能力去處理這種災難?又有多少機具可以投入救災?在這十天的新聞中,幾乎沒有任何資訊,即使是在NHK的播報中,也沒有相關的訊息,日本自衛隊出動應該算是在15日,但因擔心輻射傷害因此折返,16日透過直昇機開始進行灑水動作,這已經是五天後的事情了,若能在第一天就向日本政府請求支援,讓自衛隊接手搶救工作,事情會走到要用人的生命去換取核電廠的順利降溫這般?對於那些付出自己的生命來達成這個使命的東電員工,我致上最高的敬意,但是對於做出決策的人,我真的無法想像,他們要如何面對未來。
1986年車諾比(Chernobyl)事件,造成了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人的傷害,不光是為了清理災變後的那些軍民,甚至是一般的平民,也由於政府的隱瞞受到傷害,其中以烏克蘭為例,烏克蘭的人民在毫不知情的狀態下,為了慶祝五月節,暴露在高輻射線底下,而當時烏克蘭共黨的第一書記,隨後自殺身亡了,只要是有良心的人,當想像到有多少人民將因這個節慶喪失生命,真的能毫不在乎的活下去嗎?根據DISCOVERY的報導,所有的傷亡資料,竟然都沒有公布或是已經遭到竄改,透過(The Battle of Chernobyl)這個專輯,就會發現,當一個災害已經發生,若第一時間就處理,就可以降低災害的影響,但若只是為了特定的利益,到最後往往付出的代價原超過想像。讓一個可以降到最小的災害變成傷亡慘重的是誰?是自以為是的人類,福島核災跟車諾比核災在處理的本質上又差多少呢?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地震、海嘯都無法避免,但是災害發生後,如何讓災害的損傷減到最小,這是可以學習的,鑑古知今竟然是如此的困難,而學不會的往往都是那些做決策的人。當有再六個月就要退休的員工,卻在第一時間自願支援核電廠,或許那些壯士體認到唯有如此才能讓所愛的人免於災難,但是代價是如此的巨大。
WIKI上的「各國核電廠情況」,日期是2009/02/22,距今也大概只有兩年多,推估目前的核能應用還是一種趨勢,對於反核擁核可以去討論,但當核電廠已經運轉,就代表要和輻射共存了,若不能以最嚴謹的態度去面對,這種事情就像個循環,只是時間的早晚。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電視上已經有CNN記者訪問東電員工的新聞在播送,透露出做此決策的高層,似乎不以人命為第一優先考量,看過「前核電廠員工的瀝血控訴」,就可以得知即使是由日立、東芝、三菱、富士電機等知名廠商共同設計的產品,在精密工業見長的日本,水平的協調竟然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好,就知道最微小的細節中,往往是毀滅的開端,我始終認為這次的災害,並不能像日本政府所說的,全權由東電負責,對於一個遭受過核爆災害的國家,難道不瞭解這次的危機,就像放任一隻腦容量只有幾個人大的哥吉拉恣意橫行,這個國家的當權者,只是出來道歉,並將責任推給東電,未免也太輕視人民的智慧吧!
「是誰讓東電的福島核電廠員工變壯士?」,當事情已成定局,那些參與核災搶救的壯士,若真的暴露在如此高強度的輻射劑量下,幸運的會在幾週之內過世,不幸的人則會在後遺症的影響下,在痛苦中讓生命力漸漸消失,由於他們的奉獻,我們才能免於更大的恐懼與風險,歷史永遠不會遺忘你們的。
天佑臺灣,希望這樣的事情永遠不會降臨這個寶島。
天佑日本,希望災害後的人民都能勇敢的面對未來。
參考資料:
WIKI 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http://zh.wikipedia.org/zh-tw/2011%E5%B ... 0%E9%9C%87
WIKI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7% ... B%E6%95%85
WIKI Nuclear power station(各國核電廠情況)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Nucle ... tation.svg
前核電廠技師的瀝血控訴
http://blog.roodo.com/osaka_tainan/arch ... 65457.html
Discovery Battle of Chernobyl
http://www.yourdiscovery.com/battle_of_ ... ndex.shtml
搶救切爾諾貝爾 ( Battle of Chernobyl )【第一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81XleMH ... e=youtu.b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