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為什麼總是買到賠錢股?:從「行為投資學」解析人類天生不適合交易的樂觀、自信與過度預測等交易症候群
作者:詹姆斯 • 蒙蒂爾
譯者:黃嘉斌
ISBN:978-986-95687-9-1
閱讀起始日:2020/11/28
閱讀結束日:2020/12/05
內容簡介:
[投資人為何經常犯下相同錯誤?]
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 • 葛拉漢曾說過:「投資人面臨的最主要問題,甚至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他自己。」很遺憾地,這仍是現今投資人最真實的寫照。自信、樂觀、偏見、情緒化和過度預測等人類天性,只是導致交易虧損的眾多特徵之一。幸運的是,行為金融學的進展,已證明了所有投資決策都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並成為投資研究開始正視的必修課題。
[投資大師們如何面對行為難題?]
在本書中,行為投資專家蒙蒂爾將帶你認識投資人最常遇到的行為挑戰和心理陷阱,並提供這些問題的解方。除此之外,他從一些投資大師的案例中,告訴讀者當專家面對這些相同的行為偏差時,其思維與應對策略,甚至反向利用人性進行操作。最新的研究顯示,將行為金融學應用於投資組合,絕對可以幫助投資者避開潛在風險,甚至替經理人保障金融機構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我們該強調結果,還是注重過程?]
本書除了解決行為挑戰議題之外,蒙蒂爾更要求投資人應注重程序而非結果。他以經典的賭牌故事為例,強調流程永遠重於結果,而不必把心思放在我們無法控制的回報上,這才是真正專業的投資技巧。這也呼應了本書主題,唯有專注於流程與理性行為,我們才能心無旁騖地發揮最大潛力,創造良好的長期績效。
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 • 葛拉漢曾說過:「投資人面臨的最主要問題,甚至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他自己。」很遺憾地,這仍是現今投資人最真實的寫照。自信、樂觀、偏見、情緒化和過度預測等人類天性,只是導致交易虧損的眾多特徵之一。幸運的是,行為金融學的進展,已證明了所有投資決策都與心理因素息息相關,並成為投資研究開始正視的必修課題。
[投資大師們如何面對行為難題?]
在本書中,行為投資專家蒙蒂爾將帶你認識投資人最常遇到的行為挑戰和心理陷阱,並提供這些問題的解方。除此之外,他從一些投資大師的案例中,告訴讀者當專家面對這些相同的行為偏差時,其思維與應對策略,甚至反向利用人性進行操作。最新的研究顯示,將行為金融學應用於投資組合,絕對可以幫助投資者避開潛在風險,甚至替經理人保障金融機構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我們該強調結果,還是注重過程?]
本書除了解決行為挑戰議題之外,蒙蒂爾更要求投資人應注重程序而非結果。他以經典的賭牌故事為例,強調流程永遠重於結果,而不必把心思放在我們無法控制的回報上,這才是真正專業的投資技巧。這也呼應了本書主題,唯有專注於流程與理性行為,我們才能心無旁騖地發揮最大潛力,創造良好的長期績效。
心得:
大腦有兩個系統-X系統跟C系統,X系統基本上是由情緒主導的決策程序,C系統是透過邏輯方式處理資訊,多數時間人類是由X系統主導,但是大部分人都認為是由C系統主導,由此說明投資者為什麼總是買到賠錢股,個人覺得是一本不錯的投資理財書籍,覺得比較有趣的部分有[資訊超載]、[泡沫行情就是黑天鵝事件?!]、[結果正確,但理由不對]、[程序!程序!程序!],這幾章節都值得多看幾次,若從上班到現在,也差不多二十年了,很多時候都覺得,除非打定要靠股票賺大錢,否則像是現在很多書標題,靠股票賺X億、X千萬,說不定這些達人正職是賣書才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