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設計殺人
作者:陳嘉振
ISBN:978-957-33-2834-6
閱讀起始日:2014/02/09
閱讀結束日:2014/02/10
內容簡介:
員警周智誠永遠忘不了看見女友屍體的那一刻,他不敢相信「奪命設計師」竟會介入他的人生中!
這個殺人魔之所以被稱為「奪命設計師」,是因為他每次都會在死者身上刻下一個S形刀傷,並精心佈置現場的色彩與裝飾。或許在他心中,殺人就像在做設計,每個成果當然都要留下「簽名」。
奇怪的是,一件件命案陸續發生,屍身上的S形簽名卻毫無規則地逐漸增多!警方束手無策,決定找來心理學家姜巧謹協助周智誠。兩人不斷推敲,終於發現所有被害者都與「創迷設計」公司有關,嫌犯有可能是離職的設計師。難道是勞資糾紛或私人恩怨所引發的報復?或者,背後還有更精巧細密的「設計」?……
心得:
「奪命設計師」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案,其中的一件案子與刑警周智誠相關,他的女友被「奪命設計師」,在第三件案子時,由於兇手的失誤,被害人並未被殺害,兇手在逃亡時,遭遇到刑警周智誠追逐,最後掉到橋下失蹤,在沉寂一陣子之後,「奪命設計師」再度出現犯案,造成警方的束手無策,只好求救於心理學家姜巧謹,但因為牽涉到設計,因此警方與巧謹找來設計師林若蓮協助辦案,在過程中發現兩個重點,那就是顏色與簽名,經過一連串的追查,終於發現了兇手,但因疏忽,造成兇手死亡,原本以為已經可以結案了,沒想到兇手不只一個。
對於接力犯案的小說,之前好想有看過一些,不過內容都忘記了,這本《設計殺人》算是不錯的, 評審景翔先生認為「讀起來很過癮,內容和標題的設計法則緊密結合,而且渾然天成,毫無勉強和牽就之感。」,前兩句相當認同,不過後兩句我就覺得有點小小的疑慮,疑慮的點包括於暗夜裡掉下橋的「奪命設計師」,這種應該只有土石流或颱風才會造成的情況,在這邊出現了,另外指向「創迷設計」的部分,與前面三件案子並沒有關係,這樣將焦點集中於後來的案子,個人認為似乎有點牽就,另外就是周智誠與姜巧謹的愛情,看到一半忽然有偶像劇的FU,這似乎與推理小說有點不搭,最後連周智誠也有問題,或許作者想要表達的那一句「人往往會變成自己所討厭的那種人」。
第二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入圍決選作品包括《反向演化》、《設計殺人》、《遺忘‧刑警》,先前已經看過《遺忘‧刑警》,可能是因為香港與台灣的風格不同,加上對於細部的描述比較詳細,我個人比較喜歡《設計殺人》。以一個讀者來看,是不是應該輕鬆點,不要刻意去思考其中較有問題的點,就想是當小說與電影的比較,忠於原創或改寫創新的平衡點,真的不容易,希望推理小說有一天能追上日本。
0 意見:
張貼留言